Dna设计和建筑公司将北京胡同的一座两层建筑改造成了城市中的美术馆。字节数地区。该项目位于一座有700年历史的佛教寺庙附近,该寺庙因此而得名,该项目包含艺术家住宅,并举办社区展览,以迎合在新兴社区生活和工作的创意人士的需求。这座建筑是历史文脉与未来规划的联系,将为胡同社区生活提供新的可能性,解释一下建筑师。
夏志拍摄的所有图片
该地区的大多数水泥建筑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建造的,当时一些当地居民拆除了他们的四合院住宅,以建造更大的生活空间。因此,水泥挡路建筑是区域内常见的城市肌理类型。北京胡同保护条例规定,原有建筑体积必须保持完好。然而,在实现白塔斯胡同画廊大幅重组结构和布局,纳入了新的节目。
新的空间包括一个朝北的双高画廊,一楼的沙龙和办公室,以及上面的艺术家房间。为了给走廊带来充足的光线,设计了一套垂直空隙系统。小庭院仍然对天空开放,而战略位置的孔洞照亮了方案的其他区域。最后,屋顶是一个公共空间,有鼓励植物生长的区域。
项目信息:
名称:白塔斯胡同画廊
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公门口4巷,
计划:展览/艺术家住宅
客户:(用谷歌翻译翻译)北京华荣金颖投资&开发公司。有限公司
建筑师:DNA设计与建筑
结构工程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照明设计:清华大学建筑系张鑫工作室
结构:混合结构
总楼面面积:236平方米(后),306平方米(前)
建筑占地面积:158平方米
设计期:2015.11-2015.12
施工工期:2016.3-2017.12
摄影:夏志
Copyright © 2016-2022 青模素材网 渝ICP备15007233号-1
青模网公众号